中西方的翻译标准差异及其影响因素

自有翻译以来,翻译标准之争就一直存在。由于语言文化、思想背景和历史背景的差异,不同时期的中西方翻译家和译论家提出了不同的翻译标准。尽管中西方翻译理论体系不同、翻译标准的发展也具有不平衡性,但是纵观中西翻译史便不难发现:中西方翻译标准并不是相悖的。通过历时研究可以发现:中西方翻译标准既有共性,也有个性,但其演变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对原文的忠实。当代中西方翻译标准的发展趋向多元化,翻译研究逐渐发展为文化研究,与此同时,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呈现出相辅相成、融合发展的趋势。 

一、语言文化背景差异

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翻译标准有很大差异。

在语言环境和社会环境中,中国人更加关注事物本身,而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人则更关注如何将所指物表达出来,这也就导致了中西方翻译标准的不同。

中国人更注重表达形式与原文的相符;而西方人则相反,更注重表达形式与原文的契合度。

二、语言差异导致翻译标准的不同

自文艺复兴以来,欧洲出现了大量的翻译著作。西方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后产生了翻译学,它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,其理论体系在不同的时期、不同的国家、不同时期的翻译实践中不断发展变化。

尽管中西方有诸多差异,但英语和汉语是两种在本质上完全不同的语言。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、语体色彩,都有着各自独特鲜明的特点。

英语和汉语都有书面语和口语两种模式,二者可以自由转换。中国古代典籍中大量使用文言文形式,文言文是一种以白话文形式表达出来的口语形式,其表达方式受中国传统文化与思维方式影响很大:汉语是象形文字、由上下结构组成,而英语有一个从右向左写成汉字;汉语是有音节变化、有平翘舌变化、声调高低升降等语音变化;汉语是以“声母”“声换字”来区别于英语;汉语主要讲究平仄押韵,而英语则更注重平仄搭配。

三、哲学因素

哲学因素是中西方翻译标准差异的又一体现。

由于中国古代思想的局限性,哲学在中西方翻译中都具有很重要的地位,这一点在当代中西跨文化对话、跨文化传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。

中国传统哲学强调“言之无文,行而不远”的原则,主张“意不在文”“辞不尽意”,“文约而意丰”(苏轼《寒食帖》),即要求作品所表达的内容、表达方式和情感要与读者产生共鸣、有意义;西方传统哲学则强调语言本身在翻译中的重要性,提倡“语不尽意”“言有尽而意无穷”的翻译标准。

四、政治因素

20世纪30年代以来,翻译标准也受到了来自政治的巨大影响。

例如,二战后西方世界在“西化”方面的表现就曾使美国民众感到非常不满,而美国政府也试图通过一些手段对中国进行限制——禁止英语为官方语言。

当时在中国被视为官方语言的“普通话”虽然也被一些人怀疑是否真正符合本国国情,但很快就获得了广泛的认可。

在此情况下,中国翻译标准逐渐发生改变:由原来单纯忠实于原文转变为“信、达、雅”。

五、文化因素

文化因素是翻译研究的重要内容,它不仅包括语言和文字层面,还涉及翻译理论、翻译规范和术语等诸多方面。

文化因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:一个是翻译文化的形成,另一个是语言、文字的发展。

翻译不仅有客观层面上的内容,而且也包括了其主观心理层面上的内容,即译者在处理语言和文字时所体现出来的观念、态度和思维方式。

此外,文化因素还具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特征。

类似文章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